网站首页 教学论文 教案中心 试题中心 课堂实录 人教说课 教学课件 课文原文 练习答案 写作范文 网站地图  
 
 
   
  您当前位置:人教小语资源网 >> 教案中心 >> 三年级 >> 浏览文章 
搜索:
青山有意碧水多情———《望天门山》情景教学三得

青山有意碧水多情———《望天门山》情景教学三得

作者:佚名 来源:不详 点击数: 添加日期:2009年02月13日  字体:

  

青山有意碧水多情———《望天门山》情景教学三得↓

《望天门山》是李白寄情山水的一首即景小诗,入选初中语文教材第五册,目的是让学生领略长江天门山壮美景象,体会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怀。诗虽短,但大可激发情趣,对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颇有裨益。如何教得入情入景?除常用的高水平朗读,释词解义,对“望”字所及的近景远景分析外,还可运用以下三法:

一、拟人联想法。拟人的方法在古代描写山水的诗词中颇为常见,我们广西桂平西山一处山回水绕的胜景,前人就曾留下“流水有情回故涧,夕阳无语下孤亭”的对子。受此启发,再咀嚼李白诗中“至此回”“相对出”等词语,想像开去———碧水留连于青山美景不肯东去,青山伸出热情的双臂极力挽留碧水……由此山水相依的动人情景,得出“青山有意,碧水多情”的结论,不是也有几分道理,可增添几分情趣吗?

二、吟诗作画法。趁着用拟人联想法使天门山在学生心中活起来之时,让学生反复吟诵,再重点体味“中断”“开”“日边来”等词,从总体上把握此诗开阔、辽远、壮丽的画面和意境,明白此情此景既可入诗亦可入画。于是教师点拨一下碧水、青山、白帆、红日的色彩搭配,加上课前准备好的颜料,学生便不难动起手来,用十来分钟时间即可勾画出一幅鲜艳明丽的水彩画。作画的目的一是让学生加深“江山如画”的印象,从而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豪情,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;二是绘画的过程就是体会诗的意境高妙、用词准确生动的过程;三是语文课作画,这个活动本身就增加课堂教学的情趣,手段较为新颖,符合教改的新潮流。

三、拓展迁移法。天门山只是万里长江众多美丽风光景点中的一处,李白此诗的内容也较简单,学生能从中所得到的知识毕竟有限。因此在教完本诗后,有必要引出有关长江的其它的一些古诗、词、文,实现知识的迁移拓展,以使学生由点到面,收益更多,也更可激发他们热爱祖国河山和将来建设祖国河山的热情,达到情景教学的目的,增强德育渗透的效果。

 


本页地址:http://linshi.123ttt.com/html/sannianji_488_18635.html

分享按钮

 

Copyright©2008PepXiaoYu.Cn人教小语资源网 All Rights Reserved. 皖ICP备11015604号-4
皖公网安备 34162302001377号 人教小语资源网所有资源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,请联系管理员删除。
联系邮箱:pepxiaoyu@163.com